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大思政携手 贵在黔行——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从江县委党校思政课教师携手开展“五个一”行走的思政课课程实践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20日 19:28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11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黔东南分校从江县委党校教学点携手,组织开大体系师生代表走进黔东南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三联村开展“五个一”行走的思政课课程实践活动,旨在带领师生接触真实问题,置身真实场景,强化知识运用,引领师生切身感受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实际,让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婕、院长程守艳及师生代表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实践调研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守艳主持。

   开展一次宣讲。通过“理论宣传二人讲”形式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宣讲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郑传春老师、黔东南分校从江县委党校欧妮老师组成,以“一人讲理论、一人讲实践”互动式一问一答形式展开。郑传春老师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展开,重点围绕“土地改革、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宣讲;欧妮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壮族语言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地为三联村群众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事例鲜活,将党的方针政策讲得生动接地气,让三联村群众听得清楚明白,使宣讲“走新”更“走心”。

开展一次调研。三联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乡下辖村,有侗族琵琶歌从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瑶族医药(药浴疗法)苗族吃鼓藏岜沙苗族成人礼等民俗文化,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是壮族群众的一个聚居地。本次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授课内容为依托,到村民家中开展调研,从农村低保、医疗保险、教育、就业、经济发展等角度询问村民、填写调查问卷,着重了解新时代十年从江县三联村的变化和发展。

开展一次寻访。以《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内容为依托,到三联村民宿、产业基地等开展寻访,了解乡村振兴基本情况,带领师生接触真实问题,置身真实场景,强化知识运用,弘扬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引领师生切身感受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

开展一次服务。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内容为依托,到三联村“儿童之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现场,郑传春老师讲解欧卡牌使用要求,三联村小朋友们按照卡片内容踊跃分享卡片内容,互相交流心得。这不仅增进了孩子们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让他们在分享中获得了更多的感悟。

开展一次备课。组织思政课教师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此次调研所见的生动鲜活实践及所思所想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如何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如何善于运用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让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得到充分彰显。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守艳院长作总结谈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将所学、所听、所看、所思、所想有效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中,进一步拓展思政工作辐射范围。

以思促行,以行践学。通过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调研学习,不仅让思政课教师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果,体会到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韵味,更认识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重大,通过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贴近现实,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思政课既承担着知识教育的职责,也肩负着认同教育的使命,我们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等思政教育资源,有效引领大学生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洁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羚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丹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守艳

三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3号

邮编:550023

邮箱:webmaster@gztvu.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09004643号

我的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