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总结推广各地各校加强思政课建设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更好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定于2024年3月31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职业院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五周年暨加强思政课建设专题研讨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守艳院长受邀参会并作案例分享报告。
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刘宏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贾瑞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曹前发,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玮等出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王学利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明确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基本遵循;坚持“因材施教,三维创新”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高职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三个方面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上好职业院校思政课进行经验分享。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林冬妹,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表示要将教育家精神贯穿铸魂育人全过程,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我院程守艳院长在会上作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四堂联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介绍,从形成背景、推动过程、形成成果及解决的问题、反思与改进几方面进行分享。
程守艳院长谈到,针对高职学生底子差、基础弱、自律性不强的特点,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参与率”,如何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做到更好的结合,“四堂联动”从形式上,实现了从“一”到“四”的飞跃。从教育对象上,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从授课主体上,思政课教师从孤独的园丁到四主体的联动,达到了“三全育人”的目的;在授课阵地上,从一方天地到多元阵地的转变,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甚至于文化墙,报告厅、图书馆,文化广场,革命长廊都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的新阵地,以及配套的智慧教室更是充分的体现了传统课堂到新型课堂的转变,是人人、处处、时时皆学的场景。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共同承办。会议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德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宝民主持,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思政课教师等130余人参会。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丹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宇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婷
三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