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7月2日--7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思政教师实践研修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各分校、二级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共37人参加此次活动。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班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守艳为此次研修活动作了动员讲话。
她指出,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的“赶考”从这里启程。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伟大“西柏坡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光辉历程,希望大家全身心投入学习,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寻求坚定信仰的力量,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和执政理念,进一步升华思想境界,把所思所感所得融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中建功立业。
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史进平讲授题为《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专题讲座。史进平老师从“审视内心、不忘初心”“认识西柏坡”“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的历史贡献”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西柏坡的红色革命历史和西柏坡精神的丰富内涵。她用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深情讲述了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高风亮节的崇高品质。全体学员共同观看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本次思政教师实践研修活动设计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主题微课、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等环节。研学活动中,教师们共同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国家安全馆、中共中央旧址与伟人故居以及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在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通过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观摩、切身感受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赶考”精神,进一步品读西柏坡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并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研修活动中,全体教师齐聚一堂,组织了一场寓教于乐的交流研讨活动,任健、曹俊峰、杨勇、郑传春四位老师分别作了示范课展示,各分校、二级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分享教学经验,各学习小组就“如何把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力前行!
7月4日-7月5日,教师们分别在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雄安新区和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正定县进行了学习培训,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深切感受到了革命时期高涨的群众热情,深刻体会到西柏坡精神所绽放的新的时代光芒,对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心系人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等精神特质有了更加深切的领悟,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内涵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
全体学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方向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了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了解了学术前沿,进一步增强了搞好教学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研讨了教学艺术,进一步增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次思政教师实践研修活动的开展,不仅坚持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还有效探索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改革,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的重要举措。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这次研修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四个带头”:一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发挥骨干作用;二是在加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研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四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洁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贾常遥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溯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应伟
三审: 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