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帮助思政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党情、国情,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3年7月依托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省校分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培训,7月3日晚上19:00,培训班全体成员围绕“西柏坡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进行了激烈的小组讨论。
首先,黔西南分校杜玉粉老师代表《思想道德与法治》组发言,她总结老师们的发言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通过到西柏坡培训学习,大家发现,结合史实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不再空洞,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理论知识讲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一般。二是作为思政课教师,任重道远,既要拓展视野,又要更新观念,还要在课程中融入感情,有了感情,书本上高大深的理论就有了一个连接点,进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铜仁分校田勇老师代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组发言,他提到,思政课教学必须重视教学方法,一般可以采取专题实践、对比教学、悬念教学等方法,组内老师们一致认为,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离不开三个结合,分别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组老师们发表看法,主要围绕“教”和“学”两个方面展开,针对“西柏坡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这一主题,安顺分校任克敏老师代表小组发言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切实做足调研,用真实的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多讨论,经常反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用心用功更要用情,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讲信仰的人有信仰;另一方面,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精读原文,带着情感去追寻先辈足迹,现场教学让大家感触很深,正是因为受教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的艰苦,从而理解得更深。
《形势与政策》组老师们各抒己见,老师们或谈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时,可以将“一心为民”改为“一心为生”,或谈及要仔细分析学情,针对性教学,或指出理论教学必须结合实践。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婕书记特别强调了信仰的力量,她指出,力量的传递、信仰的建立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中小学阶段更需要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后,贵阳分校莫慧玲老师作为小组代表发言,她总结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爱”,教师要爱学生,关心学生,爱自己的岗位,终身学习,不断积累教学素材,才能储备专业知识。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守艳院长作总结,指出,此次小组讨论会环节丰富,讨论热烈,大家共同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将成为点燃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在今后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经常开展类似研讨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洁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安静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传春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应伟
三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