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部根据学校文件要求,在部门领导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四有”、“三者”好老师活动。“四有”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看望“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三者”是指,今年9月9日,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鼓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四有”、“三者”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对人民教师的极大关心以及殷切希望,这给予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部门通过多次会议,全面安排部门尊师重教、教学科研等活动,公共基础部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一、多方面关心教师生活,增加部门教师归属感。
教师归属感对学校的发展壮大具有较大的作用,只有教师对学校、对部门有了归属感后,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才会投入到学生管理、学校建设之中去。2015年9月份以来,部门通过座谈会的形式,部门领导充分了解部门教师的交通、公租房、小孩成长、身体健康、配偶、职称评定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师问题能在部门解决的积极在部门解决,不能在部门解决的,及时与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沟通,争取部门教师困难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通过对教师生活问题的沟通与解决,增加了教师对学校认同感、归属感,团结了部门老师,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

二、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公共基础部有思政教研室、基础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三个教研室,三个教研室在部门统一安排下,分教研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三个教研室分别开展了部门老师、新进教师及管理岗兼课老师听课、说课活动,通过此活动,规范了并了解了教师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听课也给部门老师一定的启发,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积极参与科研申报,展示教师学术水平。
教师能力除了教学水平,还有科研学术水平。教师既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使得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5年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中,我部教师取得可喜成绩,公共基础部敖军老师的《贵州省高校篮球赛事运作模式优化研究》、余胜映老师的《新形势下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付臣静老师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贵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路径研究》、杨小燕老师的《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为视角》等四位老师所报科研项目顺利通过教育厅审核最终获准立项。部门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一方面充分展现我部门教师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鼓舞了部门老师,我部门教师将以后科研工作中,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精心进行课题申报,争取多出成果。
四、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参与展现师生风采。
部门体育教研室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比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的风采。2015年8月25日,由贵州省团委、省教育厅主持举办的贵州省高校“多彩贵州、青春三走”五人制足球比赛在贵州大学举行,本次大赛有15支省属高校参加,作为15所省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我院参赛队员在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尽管未能小组出线,但锻炼并展示了我校师生的足球水平。省运会是我省赛事级别最高的运动赛事,我院教师敖军副教授参与了本届省运会篮球裁判工作,并分别担任了职工组、大学生组、公开组、青少年组四个组别篮球赛的裁判长,圆满完成了相关工作,最终荣获了由贵州省体育局颁发的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篮球项目体育道德风尚裁判员,为我院挣得了荣誉。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效丰富我校师生的生活,锻炼了师生意志,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有”、“三者”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部门对教师使命的认识,认识到我们身上承担着我们为贵州的高职教育发展、为贵州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梦的实现的巨大责任。我们一定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完善学术能力等方面不断的丰满自身,从而履行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