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蜕变从新(心)开始青春扬帆起航

时间:2017年09月22日 10:00  点击:

2017年9月18日晚上19:30——20:30,基础部杨小燕老师在学校运动场为大一新生做了一场以《蜕变从新(心)开始》为主题的讲座。 

杨老师用游戏“我说你做”作为开场,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借助游戏杨老师考验了同学们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解释了军训的意义,提出军训是让同学们为大学生活做身体上的准备,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让同学们为大学生活做心理上的准备,借此杨老师说明了此次讲座的重要性。 

 

接着,杨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大学新生的困惑主要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生活中,大一新生会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第一,文化风俗的不适应。我们的同学大多是贵州的,贵州少数民族多,语言区别大,文化风俗也是多种多样,刚开始同学们在语言沟通上可能会有一些障碍,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遇到的这些不一样,尊重自己的文化风俗,也尊重别人的文化风俗。第二,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不适应。我们学校的一切对于所有同学都是新的,每个人进入新环境都有一个过渡期才会慢慢适应,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老和过去作比较,不管你以前是成功还是失败,是优秀还是平庸,不管你以前的生活环境是优越还是困苦,我们都要和过去说再见,我们要做的是快乐的接受现在的一切,我们才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此外,面对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要坦然的接受,欣然的面对。要明白贫穷并不可怕,贫穷并不可耻,也没有必要可悲,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明白学习是改变我们命运唯一的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方式。学习上,大一新生也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刚刚入校的我们必须明确几个问题。第一,自己的专业是什么?怎么去学?就业前景如何?很多同学都是道听途说或是想当然的填报专业,绝大多数同学对大学的专业是没有具体的真实感知的,我们都还停留在习惯于等待老师全权指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适合大学学习的。还有的同学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没有真正了解专业的情况下,就开始有转专业、退学等念头是极其不明智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和时间赛跑,要珍惜当下的一切教育机会,提升学历的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在我们学校一样可以再选择专升本,甚至是读研究生。另外,那些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同学,我们也可以先学学看看再做定论,我们要知道你其实可以在学习现在专业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技能技术,技多不压身,我们只有在学校期间至少掌握熟练一门技术,在社会中才有竞争力。第二,我们要明确大学学什么?只要你走心,任何的时刻、任何的人对于你都可能成为一种学习。大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专业课、文化课、喜欢的领域。通过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使自己知识与技能有所沉淀,使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升华。 

 

最后,杨老师用登山者的故事告诉同学们,“登山者在半山腰遇到风雨,只有往上山走才更加安全,我们站在大学这个人生节点,人生的路也走了一小半,我们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也应该继续往前走,迎难而上才会越挫越勇,成长的道路总是伴随着这样那样的艰难困苦,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成长的必然,这些困难都会过去,我们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困难中,一次一次的脱变,成长为一个知性、成熟、稳重的人” 

杨老师在讲座的过程中给同学们举了一些例子,有的是以身说教、现身说法,有的是列举了俞敏洪等名人的故事,有的是举出了往届学姐、学长的故事,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更好理解,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讲座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3号

邮编:550023

邮箱:webmaster@gztvu.com

ICP备案号:黔ICP备09004643号

我的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