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贵州职院基础部在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文化之文字之美”的素质讲座,基础部中文教研室的王玉洁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讲座在晚上19点钟准时举行,大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各学院的学生代表,两届的东盟留学生也来到讲座现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基础部英语教研室的孙玲玲、郑小亚、马继伟三位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讲座,王老师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学问中的“大学”和“小学”,阐释了何为“君子之学”。她谈道:“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经典都是研究人的,不解决人的问题,就不是学问。例如,《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它是从五脏六腑来研究人之本性的经典;《说文解字》也是研究人的,它是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研究人性的问题。当一切从人出发,我们的心灵便随之开启,我们的学问便落到了实处,我们的快乐也会油然而生……她说,汉字是中国人心灵上绽放出的花朵,是中国人人心的造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字;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心。从造字的仓颉开始,我们古老的生命便以一种方方正正的方式存在,并在世界历史中写意地绽放。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接着,王老师讲到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的几大特点,并以“阴”“阳”二字为例,从字源字形,字的本义、引申义进行趣解。此外,她还从中医的角度讲到阴和阳也是中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认识疾病与健康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体系。并列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帮助大家理解何为“阴”,何为“阳”。谈到五种“阴阳”之人,最后讲到,我们应当做不过度膨胀,能够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顺利奔向成功的阴阳平和之人。做一个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的智慧之人。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有学生表示“还没有听够,自己很喜欢学习中国文化,今后一定要多读中国的文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