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厚植师生爱国主义红色情怀。2025年9月24日至26日,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由贵州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高职高专)组织、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链 共筑思政育人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课程活动。

在为期3天的实践中,师生们先后赴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与沉浸式教学《伟大转折》,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核心内涵;在红军山烈士陵园,师生们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敬意,聆听邓萍烈士、红军卫生员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洗礼;在娄山关战斗遗址,师生们参与《娄山关大捷》沉浸式体验教学,仿佛置身炮火连天的战场,真切感受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在大小尖山,大家诵读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开展《独腿将军钟赤兵》微课堂情景教学。同时,“支援前线”沉浸式体验与“重走长征路”的行军拉练实践同步开展,大家冒雨前行、团结一致、突破“封锁线”,在实践中淬炼意志。师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红色热土,让师生在行走中感悟真理力量,在实践中筑牢信仰根基。

课程将思政理论知识与红色资源紧密结合,围绕“遵义会议如何体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苟坝会议与革命军队建设”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与成果汇报。师生在实地追忆革命历程中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

本次实践课程汇聚了多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师生,通过跨校协作、分组研讨、联动展示等方式,促进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学院师生在活动中积极发言、主动担当,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我院教师王韵词用“洗礼”“贯通”与“力行”三个关键词概括此次活动感受,并深情发言:“红色基因的传承,绝非止于感动与记忆,更在于将其内化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同学们要躬身入局,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你的名字。让祖国需要与青春理想双向奔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主流风貌。”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大思政携手 贵在‘黔’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学院将继续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行走的思政课育人路径,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动能。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段仕媛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 行
二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守艳
三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涂雪霏